勇者无畏,行者无疆
麦霭琳(Michelle Mak),邓白氏香港企业学习和客户教育伙伴关系及联盟负责人,新加坡社会公益机构Make The Change创办人,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科技券计划委员会成员。2020年荣获由Campaign Asia评选的ESG年度人物以及大中华区最值得关注的女性,2021年荣获大湾区杰出女企业家奖。
生而好胜,品学兼优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与生俱来的,独特唯一且又伴随终身。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曾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作家余华也曾说过,“童年的经历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方向”。尽管我们知道这两句话皆需要一定的语境,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确可以通过一个人的性格或经历,来窥见这个人可能的命运或大概的成就。
上世纪80年代,麦霭琳出生于香港一个普通工薪家庭。“我的童年平凡而简单,爸爸每天在外辛苦的工作,妈妈在家操持家务,我和哥哥则按时上课读书。”据麦霭琳介绍,她的母亲很小就没有了父母,14岁独自一人到香港打拼,性格独立而倔强。“我妈妈从小就教育我,如果你足够优秀,就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帮助他人,享受生活;如果你不够优秀,就必须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母亲的言传身教和略显窘迫的家庭环境,培育了麦霭琳独立而好强的性格。“我并不是那种特别聪明的孩子,但是坚信勤能补拙。加上性格比较好强,所以每次考试我都要考第一名,如果不幸得了第二,我就会伤心大哭,然后更加努力地学习。”也正因如此,学生时代的麦霭琳,品学兼优,从不示弱于人。从幼稚园开始,她一直都是班里的第一名,拿了很多奖状和奖学金。特别是在父母分开以后,麦霭琳这种好胜的性格更是展现得淋漓极致。“中学时期,我父母就分开了,17岁的我开始独自到社会上打工做兼职,而打工的薪水,加上我每年获得的奖学金,足以应付我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
倾尽全力,掌控命运
老子《道德经》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强行者有志。麦霭琳很小就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想要获取,就必须要有所行动,有所付出。
中学时代,麦霭琳就非常喜欢商学,更立志以后要读商学专业。“读商学的人一般都是选择理科,但因为我对市场营销和广告创意领域更感兴趣,所以就报读了文商专业。”但是在麦霭琳的学校,文商学科并不被人看好。“在我们之前,文商班一直是我们学校的垃圾班。但是我们班的同学并不服输,除了努力学习,我们还参加了很多比赛,拿了很多奖项,彻底扭转了文商班在我们学校固有的印象。”
2005年,麦霭琳如愿考入了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攻读商学专业。她从大一就开始到校外打工,一边读书,一边赚取自己的生活费。尽管如此,麦霭琳的学习成绩依旧名列前茅,在大二的时候还获得了到美国奥斯丁学院做交换生的资格,她说:“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商业经济非常繁荣,而能作为交换生到美国读书,将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机遇。”
但是,到美国大学留学的学费及生活等等开支费用往往要数万元,这对于麦霭琳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她很清楚这次机遇对于自己有多重要,不过当时对于还是学生的她甚至连一张到美国的机票都买不起。万般无奈之下,麦霭琳开始四处求助。她首先找到社会媒体帮忙,但是发出的所有求助信息均石沉大海。随后她又找到了学校领导,但是学校领导也表示爱莫能助。“媒体和学校,是我认为最有可能提供帮助的地方,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就在麦霭琳绝望之际,她大一时做实习时的老板听说了这件事,愿意赞助她一万港元,但是钱还是不够。
麦霭琳的哥哥看到妹妹为了梦想如此努力,偶然间把这信息分享给自己当时任职银行的上司。他的老板知道以后,欣然答应愿意为麦霭琳提供出国学习的资金。“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恩人、朋友,没有他们,我脚下的路会更加难走。同时,我也非常感谢曾经的自己,感谢自己的坚持,感谢自己的没有放弃。”
2006年,麦霭琳终于踏上了到美国求学的航班。尽管只有短短半年时间,但是这段经历却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踏上一片陌生的土地,周围是一个迥然不同的文化生态,麦霭琳需要尽可能快的融入其中。“中国的教育模式,几乎每一个问题都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的课堂应答自然会有所局限。但是在美国,学生们在面临老师的提问时,他们的思路很自由,所表达的内容可能是一个观点,也可能是一个关联不大的想法。——他们比我们更清晰地知道,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美国的求学生涯,开始让麦霭琳试着换一种视角去面对生活。“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环境不同,做事的初衷、利益点不同,在面对同一问题时,所给出的答案自然也千差万别,这可能就是我们赋予自己的人生意义。”
辗转多地,不忘初心
完成美国学业以后,麦霭琳回到了香港。“当时我的妈妈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她的记忆开始逐渐消失,到现在她已经认不出我,自理能力也失去。”麦霭琳留在香港照顾了母亲一年时间,每天帮她洗脸、刷牙,无微不至地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这些事情都是小时候妈妈陪我一起完成的,她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现在我要把这些她曾教会我的东西回报给她。”
2007年9月,麦霭琳到了比利时一家名为DHL的快递公司,做管理培训生,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当时她负责的主要工作是审查和预测物流成本,分析制定各项管理措施等,工作繁琐而单调。相对而言,麦霭琳还是比较喜欢市场推广、广告宣传等有创意的工作,所以在比利时工作一年后,她选择离职到了新加坡。但是麦霭琳在比利时的工作经历,也收获许多,“在那里,我需要与更多的人去交流沟通。我发现他们的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不像我们一样,无休止地追求成绩或者胜利。当时,我忽然意识到,世界很大,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做。”
2008年9月,麦霭琳到达新加坡。这一次,她没有选择立即工作,而是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来观察和思考生活。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城市,外地人在这里也可以有很好的发展机会。2008年12月,麦霭琳选择到“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入职,担任助理营销经理。“其实第一个月已经有好几家公司的OFFER,但是我并没有去。而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营销经理的工作,主动性更强,也可以更加锻炼和考验我的能力。”在麦霭琳的努力下,第一个成功促进了与Microsoft 的合作伙伴关系,为现有 IT学生提供独家福利,同时实际总收入也比去年增加了41%。
2010年2月,麦霭琳离开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入职Chatsworth Medi@rt Academy 的MAD学校。在这里,麦霭琳一待就是四年。她从营销和销售经理,一直做到营销和销售总监、销售和业务发展总监,为MAD学校的发展和业务拓展立下了汗马功劳。“MAD学校的工作,有市场的营销与策划,有大学生和硕士的培训和拓展,也有创意机构的品牌重塑活动,工作内容丰富而充实,更极大地提升了我在市场营销推广和广告创意领域的见识和能力。”
2014年6月,麦霭琳离开新加坡返回香港。“当时我妈妈的病情更加严重,我需要返回香港照顾妈妈。”同年8月,麦霭琳开始在母校香港科技大学担任国际事务经理。其主要工作是帮助校长处理一些学校与国际公共关系相关的工作,同时也会负责一些撰稿和写作的任务,虽然工作比较枯燥单调,但是能够为母校做一些事情,她依然非常乐意。在麦霭琳的协调下,香港科技大学成功举办了有20多个国家参与的总领事招待会。2015年9月,麦霭琳离开母校到了一家小的培训公司担任销售主管和业务发展总监。“其实,还是个人兴趣的关系,我还是更倾向于做一些与市场营销或广告创意推广之类的工作。”
2018年2月,鉴于麦霭琳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卓越的工作能力,猎头公司将麦霭琳推荐给了美国邓白氏集团。“美国邓白氏是世界著名的商业信息服务机构和数据公司,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自己可以尝试一下。”初入邓白氏,麦霭琳的工作吃力而辛苦。“尽管我的工作还是与培训相关,但我对于信息科技和数据技术,毕竟是外行人。”据麦霭琳介绍,培训工作其实在邓白氏的比重很低,甚至一段时间内公司还曾考虑是否要取缔这样一个部门。但是,精通市场和培训行业的麦霭琳知道,培训行业对于企业发展有着怎样的作用。在麦霭琳的努力下,公司领导将培训业务交由麦霭琳负责,并给她介绍了一些有实力的合作伙伴。
为了更好地适应邓白氏企业自身以及市场发展的需要,麦霭琳一边积极提升自己,熟悉邓白氏的各项工作和业务,一边大力引进很多与科技、社会学、政府机构等相关的课程或题材,为邓白氏的客户教育和业务发展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此外,麦霭琳还根据自己以往的管理经验,为邓白氏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非常宝贵的意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延伸出一些管理上或制度上的顽疾,阻碍企业的革新与发展,这时企业就需要适当做出一些改变,这是我在海外工作多年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2019年12月,因为工作能力出众,麦霭琳正式成为邓白氏香港企业学习和客户教育伙伴关系及联盟负责人。
麦霭琳在三大洲四个国家和地区生活过,她的目标始终如一,那就是推动改变和产生影响。在全球顶级商业决策数据和分析供应商的邓白氏香港,她领导合作关系和客户教育的工作正是如此。她的使命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推动公司的创新,麦霭琳为邓白氏香港与众多政府机构和初创企业建立起联盟和伙伴关系生态系统,她将客户教育团队转型为ESG(环境、社会和企业管治)专业团队,增强了邓白氏香港的地位。她热衷于推进可持续发展,促成邓白氏香港在全球网络中成为最先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 Global Compact)的办事处,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组织。
谈及自己在邓白氏集团工作的收获,麦霭琳表示,“一个人不要只盯着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要从更多的维度看到更多行业中的新技术、新机会。譬如邓白氏,我们就是通过不断地与政府部门、初创公司沟通联系,充分利用大数据及新科学技术,发现更多的机会,发展更多的可能。”
关注公益,服务社会
正如麦霭琳妈妈从小教育她的那样:如果你足够优秀,就可以尽可能地帮助他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事业有成之后,麦霭琳时刻谨记母亲的教导,期望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其实早在2013年,尚在新加坡工作的麦霭琳,就与朋友成立了一家社会公益企业——Make The Change(简称MTC)。据麦霭琳介绍,MTC的主要工作是:为非政府组织和社会企业提供教育和指导、社区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等创意服务。“实际上很多人都有改变自己争取更好生活的想法,但是很多人并没有钱或者没有条件去完成这种蜕变。就像在新加坡,很多刚刚毕业甚至工作很久的大学生都渴望得到新的发展空间,但是他们没有金钱或者时间去学习、去改变。那么,MTC就会针对这些人群开办一些资助课程,帮助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此外,MTC还会招聘一些患有自闭症的人士,尽力挖掘发挥他们特有的技能,并帮助残障智障等社会弱势群体,赋予他们新的生存技能,使其具有独立生活能力。
回到香港以后,麦霭琳依然不忘公益事业,工作之余经常到香港的监狱去做义工。提起第一次到监狱做义工的经历,麦霭琳依然记忆犹新。“第一次到监狱做义工是在圣诞节,我们为服刑的人表演节目、唱圣诞歌等。这些人大多都是来自国外的贫困人群,他们为了生活被迫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但是通过交流,我发现他们其实非常善良,很多人甚至因为我们唱了一首圣诞歌而留下了眼泪。”
这一段经历,对麦霭琳的价值观和事业观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因为我自己是长期从事商业活动的,见识过很多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但是我们判断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进步,不能去看那些少数的成功者,而是要看更广大的普通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在于少数人的成就有多高,而是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之中,并能够从中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和福利。”麦霭琳补充到,“就好比监狱中的那些服刑的人,他们其实是因生活所迫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我们应该赋予他们改变人生的第二次机会。”
之后,麦霭琳将这种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到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以往我们的很多投资,或许会很看重金钱或者利益;但是现在很多客户在投资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关注另外一个问题——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会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这也正是我们筹建联盟和伙伴关系生态系统的主要原因之一。”麦霭琳表示,现在的商业形态下,企业单打独斗或者一枝独秀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企业的发展方向要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逐步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转变,企业间只有建立起多角度的相向甚至配向发展的完整生态链条,才是人类社会与地球文明赓续发展的长久之道。
2020年10月,鉴于麦霭琳在对接政府与社会企业领域的丰富经验,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新科技署(ITC)特委任其担任科技券计划(TVP)委员会成员,主要工作职责是支持政府向本地非上市企业和机构提供的补贴,以通过审核申请和监督项目的实施,以及协助 ITC确保正确使用 TVP 下的资金。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
对人格的培养来说,苦难是一种奇妙的肥料。人生的伟大目的在于培养人格而试炼的目的便就是让我们获得高尚的人格。麦霭琳虽出生贫苦,却不曾妄自菲薄,她用自己的涓涓努力,一步步完成了自我人格的升华和自我价值的重塑。
在麦霭琳看来,人无论多努力,最大的能力是影响别人,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其他人。“企业家是一群勇于创造的人。天马行空是第一步,想象之外还要有能力、有决心,让理想照见现实。”麦霭琳表示,如果可以,她情愿放弃自己现在的所有,到第三世界去做义工,去帮助那里的难民。“很庆幸,我生活在香港这座充满机会和活力城市,让我有梦想可以追逐,有机遇可以把握,但是在很多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在很多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还有很多人挣扎在生存的边缘,他们应该获得我们乃至整个社会更加多的关注。”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以前我的身体很差,又不懂得排解压力,所以经常生病,现在除了做义工,我每天都会跑步锻炼,还领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狗。”麦霭琳始终认为,生命不在于寻找自己,而在于创造自己。“所以,我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携起手来,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社会人群,享受现代科技与文明赋予我们的种种红利,共建我们美好的地球家园。”或许,这就是麦霭琳之所以执着于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社会服务的原因。
结语
人生是一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很幸运,麦霭琳很早便知道了这一道理,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美掌控住了自己的人生。“命运永远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要么你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回顾麦霭琳的过往经历,我们会发现她与命运的搏击始终没有停止。正如她所说,“我所有的机会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创造出来的,所以我希望自己可以为其他没有机会的人创造机会”。
2020年荣获由Campaign Asia评选的ESG年度人物
大中华区最值得关注的女性
2021年荣获大湾区杰出女企业家奖
邓白氏香港企业学习和客户教育伙伴关系及联盟负责人
新加坡社会公益机构Make The Change创办人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科技券计划委员会成员